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1的文章

廣告雜誌淺談收視質概念媒體淺談收視質概念

淺談收視質概念 盡信收視率不如無收視率,對廣告主而言,除了看數字表現來決定投放目標,也可以從節目的收視群輪廓特性來掌握符合自己產品或廣告的電視節目及時段,以求更佳的廣告效益。 文/黃德琪 自尼爾森(ACNielsen)以People Meter紀錄器傳送觀眾的電視收視行為以來,收視率已成為頻道、媒體與廣告主們評量節目與廣告投資的主要依據。而在媒體安排上,節目收視率的運用除了著眼於節目收視狀況的好壞,關係著節目的存亡外,對廣告主來說除了看數字表現來決定投資標的,也可以從節目的收視群輪廓特性來掌握符合自己產品或廣告的電視節目及時段,以求更佳的廣告效益。 這樣的評估已經在業界被運用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可是當「收視率」對頻道業者的利益關係愈來愈緊密,收視率高的節目便主導著電視台新節目的規畫方向。 對台灣的消費者來說,看「電視」仍然是主要的休閒活動,電視節目在娛樂功能之外的社會教育意味,似乎又讓許多社會人士關注。再加上每逢電視台推出一些較勁爆的節目,而收視率又有出色的表現時,就飽受正義人士的關懷之聲;哪個頻道推出一個新的節目型態、哪類型的連續劇收視率成長時,又會形成一窩蜂的跟進熱潮,雖然變態但也不失道理。 諸如當吳宗憲成為一張新綜藝王牌時,這股狂潮從無線電視漫延到有線甚至廣播;民視八點檔從春天後母心搶盡八點檔風采,閩南語發音的鄉土劇又盛行了好一陣子;而八大嚐試性推出韓劇火花,意想不到的收視率竟形成其他頻道搶購韓劇的熱潮;同樣的情況像是台視的超級大富翁本身與英國BBC的Who will be the Millionaire? 一樣引來國人熟悉的抄襲盛風。 ‧ 收視質緣起 一旦哪個節目出現了好的收視率,那就像是炒作股票有了明牌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像是備受關注的綜藝節目歪風,在吳宗憲的收視旋風下,許多社會人士開始關注起這樣特立獨行的個人主持風格是否會影響年輕一代的價值觀。一開始原本就備受爭議的收視率導向,更讓許多學術界人士希望從更多的面向來稀釋區區幾個數字所呈現出的乖張權力。有些人認為一個節目的好壞,不該再單以收視率為唯一的評斷標準,提出應從節目品質的角度來鼓勵與支持好的節目或進而淘汰與譴責沒有負起社會教育責任的惡質節目。「收視質」的觀念從此刻才漸在國內萌芽。 其實最早運用「節目品質」的概念起源於英國廣播公司(BBC)。較為明確的時期是始於獨立廣播協會(IBA)在六○年代末期,利用觀